艾师传

艾师传

艾师传

黄氏名扬艾者,上护一师也,少好学,自零八年学成而归,于职考脱颖而出,择桑梓山区之地授业,好礼恭谨,敏而有学,辗转麻溪、大同、护北、护东四校,皆有业绩,而今长驻护东小学,已有九载,世人皆称道其藏器于身①,不骄不躁,艾性清慎,授业其间,获奖者众,其事甚繁,待从中略述一二。

艾始至护东,授六年级,其生顽劣,厌书好武,未成秩序,其直面于众学子,易教条,兴改革,务弘强班富学之道,又为六条守则,奏施行之:其一先修心,其二敦教化②,其三后治学,其四擢贤干,其五辅困生,其六培优生。于不好读书者,屡亲至生家中询情问况,因势利导,纠其劣性,课间不以学业为重,反复促导,有教无类,无论所获甚微亦笃志而体③,问其为何,其笑曰从心而教、尽职是耳。

记一学子,名俊涛,日暮与亲纷争离家,凛冬已至,无衣无食,竟于夜半徘徊至艾门庭,艾察而留之,悯其饥渴,寻食与之,温言询何事至此?涛郁郁不言其它,坚称不归,艾与其促膝而谈,终解其因:乃因考绩不佳,父责严怒执鞭,生甚恐,故逃之,忐忑至半夜,终无处可去,忽念艾往昔多与其交心,乃以至此。艾解其心结,诺为其补课,夜深恐不安,送子归家。涛双亲久寻未果,早已涕泗并流,胆战心寒,悔之已久矣,见艾携子而至,大喜。艾峻然劝之莫以考绩论良莠。其深以为然,大呼称善,艾所言莫不从之。此后,涛洗心革面,怒而向上,艾亦遵诺,每每为其补不足之处,二者倍亲④,未久,果有提升,于末试夺得榜五,已非吴下阿蒙。

艾待学子尚如此,妄论同行、邻里,品行均有口皆碑,而年前曾生一事,令人慑服。

暮至,艾昔如常驾车归,忽见一学子扶耄耋老丈于路边惶惶,老丈面如纸金,四肢僵硬,摇摇欲坠。学子为其孙,垂髻之年,见变突生,心下急惧,已无章法,只疾声呼人。奈何行者虽多如过江之鲫,然则不停,皆窥一眼而匆然避之,未敢出声相询。恰逢艾途经此地,遥遥见此,弃车奔驰而至,乃见老丈气息漠漠,胸无起伏,唇黛,面已灰白,已知不妙,当机立断,是以先搀老丈躺于平地,辅以四肢平顺,令其首微仰,以掌腹为其顺气,边观其脸色,边双手合压按于胸中,汗出如浆未敢停,按压半刻,未几,老丈自胸呛口长气,色渐有转缓,唇僵紫转红,显生机,方停,乍见其孙束手一旁,茫然不知世事,厉声诘问何不呼父兄叔辈来此?其孙醍醐灌顶,忙从其言。俄倾,一中年者疾车而至,车未熄火已至跟前,急询老丈安否?老丈已过大坎,形容尚可,一一告之。其子闻生死于毫厘之间,悚然敬之,万般感谢邀至其家,艾辞之不受,见事已了,自离去。

此后,艾为避此事复辙,校间辟一急救之课,以此技能授与众学子,以备不时之需。

老丈其子深感其恩,月节将至,竖日携瓜果至校,作礼酬谢,艾坚拒之不受,退至老丈之孙,其子以恩情苦请,遂留其瓜果,以飨师生。

艾与人善,老丈之子通晓衔环结草⑤,众学子见此,学以为已用,所谓言传身教即如此。然艾知学子不足处,未苛责,反而授以渔技,是以谓师者也。

之于学子,以其言行示而为范,通理不惑,所授知识如此,所显品性如此,不可不谓大益于学子焉。其深谙教学之道,授法不拘于身,乃至学子之心,由表及里,方可恒之,是谓“传道者也”⑥。

之于其校,以其德彰其品性,人之小德正心,大德及人,端然有方,益于师风师德之立,众师可循其迹而随之,终成大同,不可不谓师者矣。

注:

① 藏器于身: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出自《周易》。

② 敦教化:宣扬道德文化教育。

③ 笃志而体:意志坚定并努力去实践。出自于《荀子》。

④ 倍亲:加倍亲近。

⑤ 衔环结草: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

⑥ 出自韩愈《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汕尾传媒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sw-cmw.com/portal/article/index/id/24522/cid/3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教育植根于爱

汕尾传媒网

汕尾传媒网(汕尾市孝正传媒有限公司),是汕尾市社区网站,立足汕尾本土,挖掘汕尾本地第一手资讯。集汕尾热点、汕尾资讯、汕尾娱乐、资讯论坛等为一体的网站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报料扫我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