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征文比赛 我就选择了你

我就选择了你

我就选择了你

我就选择了你

——向汕尾教育工作者致敬


我们世代生活在这一片碧水蓝天、依山傍海的红色土地,我们长年工作在汕尾山区,我们所处的地方是汕尾市与外地市接壤的偏远山区,在这里,许许多多的外来人员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为建设一个美丽富饶、文明和谐、人文生态的绿色新汕尾而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热血。

记得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当时的凤山妈祖庙刚刚重光,人们虽然正沐浴在海上女神——妈祖“大爱无疆”精神的光芒之下,却不知道当时整个汕尾地区的社会经济已经处于跨越式发展的前夜,正孕育着更大发展的无穷机遇。某次,我有幸随着大人到汕尾市区亲戚家做客,依稀还记得当时没有经过改造之前的汕尾渔港污水横流。若干年之后,原本脏乱不堪的汕尾渔港,经过填海改造,建成了如今美丽的海滨大道。随着首届泛珠三角民间文化艺术节在汕尾的胜利举行,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汕尾地区,特别是城区的市容市貌也焕然一新。我们知道,近代的汕尾包括海陆丰地区,涌现了无数的历史文化名人,这些历史文化名人都是在汕尾这片红土地孕育出来的,他们基本上是在汕尾的家乡接受了人生最初的早期教育、基础教育。比如现代散文作家、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是汕尾人,早年求学于陆安师范学校;国际知名的小提琴家马思聪先生,既是中国的,也是汕尾的;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先生,少年时也是在田墘街道读书生活,并在十几岁之后外出求学、立志报国,为了保守国家机密从事研究工作而隐姓埋名三十载。中山大学人文先驱、人类学民族学的开拓者杨成志教授,早期就是在汕尾海滨一些史前人类遗址展开了田野调查,为南方人文学术重地——中山大学的人类学民族学事业做出了可贵的积累与铺垫。正是汕尾这块教育的热土,以其悠久独特的历史文化与丰厚的人文底蕴,给予了上述历史文化名人早年成长所必需的精神脊梁和精神素养,在汕尾家乡接受的早期教育奠定了他们人生的基础,使他们走出了人生关键的第一步。

从珠三角驱车进入汕尾地面,迎面而来的是欢迎进入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巨大广告牌,深汕合作区处于汕尾最西部,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东部门户,也是国家自主创新发展的拓展区,是汕尾主动融入珠三角的启动区、先行区,深圳帮扶汕尾,这片开发中的热土,寄寓着未来汕尾的社会经济发展希望,也包括教育事业的大跨越、大发展。今日的汕尾,已不再是三十年前世人无所知晓的落后、闭塞的海滨小城,如今正发展成为东南沿海经济带上一颗美丽富饶、欣欣向荣的滨海靓丽明珠。这正犹如当年一个活泼可爱的青春少女,现如今成长为一个亭亭玉立的靓丽美人儿。三十年前,本人正处于由儿童向少年跨越的人生阶段,当时也是汕尾地区社会经济、各方面事业蓬勃起步的时期。我的人生成长之路也一直伴随着历经三十年巨变的汕尾教育,最终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并且长期扎根于海陆丰山区的教育事业,我的人生历程与汕尾教育的发展历程几乎是同步的、一致的。我自身的变化和发展虽如同沧海之一粟,但也见证了1988年汕尾建市以来整个地区教育事业摆脱落后、走向进步的沧桑巨变。汕尾教育目前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各级党委、相关主管部门坚强领导之下,通过默默奋斗而取得的伟大成就。汕尾教育不再是原来建市之初的一穷二白,她的变化是脱胎换骨的,她的成绩是十分出彩的,她的成就足以引起世人惊叹。

大约在20年前,汕尾当时的教育还是相当的落后,本人有幸在汕尾市区读了两年书,在家与学校之间有二十多公里的路程,我经常骑着脚踏车,从家里出发,差不多一个小时才到达赤岭的陡坡,读书期间曾经走遍了汕尾市区的每一个角落。大学毕业后的我,暂时离开了汕尾市区,被分到了汕尾一所偏僻的农村中学任教。拿到干部介绍信的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和弟弟两个人骑着摩托车、沿着国道一直向西,最终到达的是我们汕尾西部山区的某个乡镇中学。我对汕尾城区周边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应该是熟悉的,也是深深眷恋的,足迹也走遍了东部的遮浪半岛,西面的马宫长沙湾,但我前往工作的地方却从未涉足过。除了语言与福佬地区截然不同,甚至某些地方的文化、习俗、饮食、生活习惯都略有差异,当年正是带着一种懵懵懂懂的心情投入到汕尾山区的教育工作中去,然后在工作两年之后,上级主管部门下发了一份文件,通知到每个乡镇中小学校,上级的教育政策着眼于改变当时汕尾教育的落后面貌,鼓励更多青年教师通过到广州的一些教育学院脱产进修,获得更高层次的学历。经过一番筛选,我也顺利通过考试,因而被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选派去省城读了两年书,也开阔了学术的视野,奠定了自己今后的人文兴趣和学科素养,同时顺利获得更高层次的学历和学士学位。进修回来,我再次回归原来的山区中学,非常愉快地继续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

在外面读书、进修了若干时间之后,才真正地感受到汕尾的人文气息和历史底蕴,汕尾的山水是如此的优美,空气质量是如此的清新,环境综合质量在全省都是首屈一指的,这是我们汕尾人的骄傲,这是我们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汕尾人的无穷资本,这是多少金钱也换不来的宝贵资源,正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虽然我们一直希望教师坚守教育的初心,甘于清贫,或者说外在的物质享受可以再匮乏一些,但我们的个体思想完全可以追求更加的自由与和谐。当年临近毕业、在即将步入社会、从事教育事业之前,我们的教育学、心理学老师以及实习指导老师就一再地谆谆教诲,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清贫,要甘于清贫、安贫而乐道。一旦走出校园、走上三尺讲坛,你就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你就要有一种虚怀若谷的心境,同时摒弃一切外在虚无的功名利禄之心。正如韩愈在《师说》中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要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同时坚持终身学习,促进学生的身心个性的全面健康发展,在自己的教育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热血,这也是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的需要。

如今的汕尾山区教育,已经发生了令世人惊叹的变化,从外地回来的那些同胞、乡贤们,回到山水无比秀美的汕尾,看到汕尾教育取得的进步,他们都会由衷地发出感叹。或许当年乡贤们走出汕尾、外面打拼之时,汕尾老一辈的中小学老师们无怨无悔地教会了他们知识,无私地启发了他们的心智,使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他们掌握的文化知识和为人处世之道成为他们投身社会的敲门砖。正是乡贤们在汕尾接受了最基础的文化、品德教育,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共处,走出社会并有所成就之后,他们才会孜孜不倦地不忘回馈社会、回报桑梓。许多汕尾的乡贤在外奋斗多年,取得不小成绩,及时回到家乡无偿捐资捐款,建设我们的学校,建设我们自己的家园,回报当年家乡学校、教师们辛勤培育的恩情。比如无偿捐建陆丰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乡贤龚俊龙先生,他也在不久前无偿捐献了一千万人民币给彭湃中学,帮助这个学校改造学生宿舍。身边这样捐资助教的生动事迹,在我们汕尾地区举不胜举,它充分说明了我们的教育事业获得巨大进步,其中广大乡贤也出了一份力、做出了贡献。

随着汕尾地区各项社会、经济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今日汕尾的教育事业也是蓬勃发展、欣欣向荣。记得当时我工作的那个乡镇中学,在一个周末的早上,我刚刚从电脑室结束工作、正走出来,刚好看到一群人步入校园。原来这是当时的县委书记亲自带领县委相关领导,在镇党委杨书记的陪同下,轻车简从地视察了这93平方公里土地上唯一的一所公立中学。正是在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还有县委书记的直接关心支持下,我们这所偏僻的乡村学校及时获得了30万的县财产拨款,为本地区山区学校兴建了一座崭新的学生宿舍楼,包括教师食堂,一座两层的图书馆,极大地改善了师生学习、生活的物质条件,极大地改善了各项教育教学硬件,促进了这所离县城五十公里外的乡村学校迅速地改变了之前一直落后的教育面貌。这所乡村学校各方面办学条件一直在不断地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这所乡村学校虽地处偏僻,但教学质量却稳中有升。经过几年的积累和沉淀,最终在2008年之后,一跃成为山区教育事业的一面旗帜。

正如当年青春年少的我怀着愉快的心情积极投入到汕尾教育中去,如今步入不惑之年的我,再次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为汕尾教育的发展鼓与呼。我将自己的青春岁月奉献给汕尾的山区教育事业,教育就是我一生奋斗的事业,从当初青春年少投身教育,到年近不惑之年,始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不改教育的初心。正如歌曲《遇见你是我的缘》所唱的那样:“我的一生就选择了你,遇见你是我的缘,守望你是我的歌,就像山里的雪莲花”。既然选择了你,我无怨无悔,带着犹如雪莲花一样无比圣洁的心,我将继续守望着汕尾教育的明天与未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汕尾传媒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sw-cmw.com/portal/article/index/id/24410/cid/3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被童心“托”起的牵牛花

汕尾传媒网

汕尾传媒网(汕尾市孝正传媒有限公司),是汕尾市社区网站,立足汕尾本土,挖掘汕尾本地第一手资讯。集汕尾热点、汕尾资讯、汕尾娱乐、资讯论坛等为一体的网站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报料扫我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