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征文比赛 爱她,只是因为不放心

爱她,只是因为不放心

爱她,只是因为不放心

爱她,只是因为不放心……

汕尾市城区新城中学 杨俊平

你可以惊叹一幢大厦般的擎天大树,惊艳一棵秀美翠郁的松竹,也可以惊羡一朵馝馞窈窕的花,甚至是惊讶于沙漠中的小草,但什么也比不上在一粒春种中听见花开、嗅见暗香、触到青绿更让人惊撼了。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教育根基,正如不同植物有不同的成长过程。你不能以大树来要求种子,也不能用花姿来衡量萌芽。我们谈教育,要放到时间的横轴,空间的维度上倾听她的过去,感受她的变迁,遇见她的未来。

教育从历史中走来又向未来走去,是一辈辈、一代代、一个个生命力、思想力、能力的承续,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在意识层的沉淀和高度凝练,是思维、观念、知识之间的缓缓流动;教育是一方的风与水,是一片的天与地,一家的情与气;教育是蕴含在空气中的自然与生态,是游走在人情世故里的故事,是你不需要理由的理由。教育彰显着一个人、一个座城的高度、深度、宽度、远度、力度和温度。教育怎么样,底蕴很重要;树木好不好,土壤是关键。说起汕尾的教育,那还得从1988年建市之前的汕尾小镇说起。

那时的小镇,一绸铅色的天穹,一缎银色的海面,一艘艘铁色的渔船星点散落着。远处的船只像一只重金属摇滚乐队那样地唱着驰过来,它肆意地大口大口地吐出一排排黯黑的烟圈,接着这些烟圈便张牙舞爪地撕扯挣扎,抢夺地盘,最后终究在风中凌乱,消散。这里没有花香,没有树高,甚至都没有小草。

镇上的人家大多不识普通话,甚至有些女人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学校里老师们一律用方言教着书。男人要么在镇上经商,海上捕鱼或去香港打工。媳妇操持家务、生儿育女。老人喜欢聚坐在巷角深处的大榕树下,玩着一种掷骰子的游戏,当然免不了小赌一把。镇上家家有神位,户户门前放着一个被烟熏得黑糊糊的尙留余温的铁皮桶,那是清晨祭拜神明后焚烧祭纸专用的。海风撩起这些纸屑星火,蒲公英般的翻跃蹦跶,玩累了,便掉在街面或落入人家的窗内桌上地下。镇上划巷为片,片片都有庙,庙前常常做大戏,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像乌贼似的将触角深深探进镇上的角落,推开门,钻进耳膜,挠着你的神经,有时还传来噼噼啪啪地的鞭炮声,这时街头巷尾便青烟缭绕了。柴油的浓烈、鱼虾的腥臭、海风的盐咸、空气的湿腻、刺鼻的火药、温润的香火,这些气味在空中缠绕着,搅拌着,在阳光下不断煸炒着杂烩出小镇的味道。

这里有香港与大陆的文化较量,内地与海洋的文明冲突,现代与传统的思想斗争,有东西南北不同地方文化的纠葛,有汕尾、潮汕、广府同客家的文化摩擦,还不乏有汕尾市区与海、陆丰、陆河之间不同理念上的交织,在加上汕尾与发达地区在发展上的不平衡,这些都在小城中暗流涌动。汕尾城区的教育就是从这片文化的沙滩上诞生的。

就教育的底色和起点而言,发展汕尾的教育就好比是在沙滩上种玫瑰。玫瑰是什么?在当年的汕尾小镇,见过的真没几个。怎么种?先要改造土壤,又要引进人才,还要说服人们愿意播种,更要教会人们种植技术,同时也要解决语言的障碍和不同地方不同人群之间的磨合。完成这些动作我们用了三十年,未来还需要下一个至少十年的耐心守候。那一步走得不是跌撞踉跄,不是胆战心惊甚至是悲痛绝叹?

天苍苍,野茫茫,中间有学校;田幽幽,路弯弯,农夫赶牛归;星寂寂,蛩啾啾,风吹草动蛇出没。这是当年新城中学最初的模样。凉夜袭来,寂寥时分,一壶愁绪,泪就酒,咽下喉。月殘风寒,星有泪,身何处?一枕月光,思如絮,心似萍,空落落无所落。风啊,用听不懂的方言窃窃私语;海浪啊,硬生生地把年轻的青梦重重地捶打在礁岩上,捏成粉碎粉粹的浪花。这是当时外地教师的心声。

年复年、海赶海,浪撵浪;一波波教师来了,一批批教师又走了。就像花开花谢般的如常,岁岁花相异,年年人不同。一位从这里走向繁华之都的老师曾经跟我说过,大都市里楼房很高,自己却很渺小;城市很大,没有存在感;日子很快,时间却没了;人口很多,朋友没几个;收入增加了,快乐变少了;工作很忙,学生却不好管。他很怀念汕尾那群质朴纯真的孩子们。

天上流云,陌上花开,各有其美;翠海如苍穹,青天似碧波。晴空是一天的碧海,碧海是一泓的晴空,虽说一个在头上,一个在地上,但却有着同样的美丽。离开也好,留下也罢都是一种人生,各有活法,我们很难评判对错。但不可否认,你曾在这里留下青春的一瞥,蹒跚的一步。这片自由的土地让想象与创造萌发;这方纯白的素纸让我们尽情描画,自我飞扬。这里是孵化池、是实验室、是机会地。在这里35岁就能评上高级职称的老师大有人在。我就是喜欢这静逸与随性的生活。我可以仰望星光、静赏花开,看云游天、浪飞雪,听鸟鸣枝、山舞风,感到绿湿衣。

今天的品清湖就像剪下的一抹蓝天,湖心海岛是碧波中的一眼绿瞳,海边长栏就是一道弯弯的睫毛。黄昏时,一缕烟草挂斜阳,一湾绿水绕城郭。城在水中游,海与湖相拥。观澜暮色中,桥流水云间,人踱浩空里,灯火星光两相望。

这座城市就像一片绿意翻飞的田地盎然生机,像树梢新发的叶芽焕然日新,像一副徐徐展开的画卷。城市顺着道路的叶脉拓展延伸,沿着高铁快步奔跑前进。普通话已变成了这座城市的共同的语言,市民素质普遍提高,人们逐渐将目光集中到孩子的教育这一关乎未来命门的核心上。登顶铜鼎山,试与天比高;踏浪红海湾,有容乃大。人来人往间,地区的藩篱、语言的隔膜、文化的鸿沟都在时间的打磨下,焕发夺目的璟色。现在的这里被称为汕美之城,善美之地。越来越多的教师感到故乡变他乡,异乡变家乡。

回首往事,不论本地的还是外地的,离开的还是留下的教师们都用自己的体温去焐热过汕尾的教育,这棵羸孱的种子。经过三十年的淬炼与砥砺,这棵种子终于破了壳,发了芽……它在等着你的呵护。

有一种爱叫经历,叫坚守,叫见证。正如我们对汕尾教育的感情,有时嘴上抱怨着,却会更努力地备课,更认真地批改作业,更仔细地洞察学生的问题,更用心地教导孩子们。这不就是母亲对孩子的爱吗?总爱唠叨着挑毛病但从未放弃过。你可以为成功、为物质、为结果而爱;你也可以为成长、为参与、为付出而爱。我爱汕尾的教育事业,是因为我亲历过这段艰辛的过程,见证了改革开放对汕尾的伟大力量并分享到发展的成果。爱她是因为她的缺点等着我们努力去完善;爱她,只是因为不放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汕尾传媒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sw-cmw.com/portal/article/index/id/2459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汕尾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好

汕尾传媒网

汕尾传媒网(汕尾市孝正传媒有限公司),是汕尾市社区网站,立足汕尾本土,挖掘汕尾本地第一手资讯。集汕尾热点、汕尾资讯、汕尾娱乐、资讯论坛等为一体的网站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报料扫我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