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色文化 红军四十九团战斗历程(8)逆境中苦战

红军四十九团战斗历程(8)逆境中苦战

红军四十九团战斗历程(8)逆境中苦战

文/戴镜兵

1930年11月,东江红军改编以后,红军第6军独立第2师第1团(原红军49团)以其英勇善战,威慑敌胆,特别是地方的敌警卫队和反动民团,再也没有胆量找红军过招。11月23日晚,国民党驻流沙警卫大队的中队长庞柱,杀死大队长李绍金,率部起义,到大南山向红1团投诚。彭桂师长派员与其接洽后,把这支起义部队改编为红1团第5连,庞柱为连长,然后随红1团开回海陆紫县。

49团重上大南山改编后,国民党补充团乘虚向苏区进攻,每天都到乡村烧山抢掠,至1930年12月上旬,海陆紫县牺牲100多人,其中党团干事、交通员31人。

1931年元旦,中共东江军委在工作计划中要求红1团消灭海陆紫、陆惠沿途敌人的据点,打通两大苏区,同时巩固龙窝、炮仔的革命根据地。因为彭桂师长去了香港,红1团由林军杰团长率领。林团长在率队返回海陆紫县的路上,一直都跟沿途的敌人作战。2月初,当红1团进至北溪时,林团长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红1团在陆丰激石溪(现属陆河县)安葬林军杰团长,然后,全团返回黄羌罗輋屯休整。不久,彭桂师长从香港回来,在高潭中洞召开了成立红军第6军独立师的大会,会后,派出一个连常驻陆惠县,大部分兵力驻扎在海陆紫。

1931年4、5月间,独立师第2团(原46团、47团、48团组建的)在西北遭到敌人的强大进攻而失利,东江军委指示红2团经海陆紫撤往大南山,同时指派独立师政委黄强前往大南山,对红2团一边进行整顿,一边参加大南山的土地革命。后来,东江军委委派陈伯虎去红2团担任团长。

1930年6月,李立三的“左”倾路线形成,对原本有“左”倾的广东各级党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9月,六届三中全会结束了李立三的“左”倾错误路线,但是,地方的盲动还未彻底扭转过来,不料,1931年1月,王明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比李立三更“左”的错误观点,在干部上搞宗派主义,在军事上推行“左”倾路线。

王明路线在东江地区受到抵制,5月中旬,省委派徐德来东江地区强制执行。18日在大南山召开会议,重新成立了东江特委,直属省委领导,同时省派出干部,向各县和红军做工作,极力推行王明路线。6月,黄强和谢武被派回海陆紫。黄强、谢武到了海陆紫后,以海陆紫县委的名义,向东江特委和省委、中央报告,陈述海陆紫县没有发现AB团的组织,社会上则有类似AB团的反动组织。

所谓“AB团”,是1926年冬北伐军攻克南昌后,蒋介石指使陈果夫授意段锡朋、程天放等人在南昌成立的反革命组织。“AB”是英文Anti一Bolshevik(反布尔什维克)的缩写。其目的是为了反对共产党,夺取江西省领导权。1927年4月2日共产党领导南昌的群众给予严重打击,该反革命组织即行解体。

但是,就在黄强、谢武向上级报告的当月,农村中开始抓杀“AB团”,随后,红军中的江金英、陈华歆、钟石宝(钟超武)、宋龙等人,相继带枪逃跑,并在苏区内骚乱。

1931年6月,由于江金英、钟石宝等人携枪逃跑后,又返回苏区内活动,见有关押的“AB团”即去抢出来。彭桂认为黄伯梅是江金英的领导、同谋,把黄伯梅处决。由于黄伯梅长期担任领导职务,他被处决引起了局势混乱。黄强和彭桂意见有了出入,于是黄强向特委和军委建议,把彭桂调往军委工作,自己兼任红1团(原49团)团长。如此一来,下边更难于安定。1931年7月,除江金英搔扰外,激石溪赤卫队也上山以示反对,县委各机关只好迁到黄羌的苦竹园(富足园)。

8月初,东江特委派巡视员来海陆紫调查,风传发现红军中有“AB团”八月半暴动的计划,于是,一些被认为与江金英有联系的红军战士和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干部先后被抓起来。

10月,黄超如和陈开芹被东江特委派到海陆紫县后,黄抓地方,陈抓红军。陈开芹故意让红1团的一位士兵抓一个“社会民主党”交黄强审讯,暗中派人观察,被抓的人对黄强说:“我是‘社会民主党’,那么,政委你是什么人?”黄强又急又怒,将那人拖出营地枪杀。黄超如和陈开芹认定黄强是杀人灭口,以此为依据要抓黄强。但是,黄强在独立第2师中威望高,黄、陈两人不敢贸然下手,于是,写信给东江特委,派彭桂回独立第2师,并命令红1团开拔至大安峒,设计把黄强、吴祖荣和敖琼(吴祖荣的妻子,农运时期的妇女六颗明星之一,曾任陆丰县妇女解放协会主任),还有另一位红军干部,于11月30日在北坑肚被处决。黄强被杀后,海陆紫开始大抓“AB团”和“社会民主党”,县委常委刘东、县委秘书颜严、县苏维埃政府秘书陈荫南、县苏财政部黄依浓都被杀害,谢武和红1团经理处负责人陈云山等被拘押。

捕杀“社会民主党”和“AB团”事件,使红1团遭受了严重的损失。黄强、吴祖荣、黄伯梅、彭元岳这些经过长期斗争考验的优秀军事骨干都不幸被害,特别是师政委黄强,他派任红2团和其他武装队伍的指挥员,如红2团团长陈伯虎,东江军委驻陆惠常备赤卫队第2大队政治指导员范容,也都被作为“社会民主党”杀害,使东江红军受到了极大的损失。

中央对东江地区是相当关注的,了解到情况后,于1932年1月27日来信严厉批评,指出东江的肃反“存在严重的错误”,是用“恐怖政策,来代替正确肃反工作的执行”,“使人人自危”,“捕杀了成百成千的所谓反革命分子,但反革命活动仍成为苏区内部的严重问题。”

东江特委接到中央的信后,于3月5日开会讨论,作了《关于接受中央对肃反工作指示的决议》,并派人来海陆丰、陆惠传达指导转变以前的做法,释放在押人员。

这场反“AB团”、“社会民主党”的斗争,干部被杀100多人,红军49团初期的8位团营领导被杀了一半,即黄强、黄伯梅、陈伯虎、彭元岳,全团战士由斗争前的500人,被杀和逃跑后仅存100多人。

红1团从此走进了更加艰难的斗争之路。

1932年3月,蒋介石对中央苏区进行第4次围剿,广东国民党政府为了配合蒋介石的“剿共”大计,派张瑞贵师进攻大南山苏区,派张达师和黄任寰师各一个团分别进攻海陆紫和陆惠苏区。

敌人此次除军事进攻外,还采取焦土政策,把苏区的房屋烧光,把群众驱赶到平原,强迫各地成立联团,修筑炮楼;实行保甲制度;登记户口;封锁苏区;断绝物资供应等等措施。

在敌人疯狂的进攻下,苏区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区域日益缩小,军队供给日益困难。面对困难,彭桂师长没有退却,他充分发动全体官兵的智慧,研究出各种对付强大敌人的作战方法,首先,他把队伍化小,以连甚至以排、班为作战单位,当发现战机,部队马上集合,这样分分合合,不但部队筹饷容易,而且掩蔽也灵活、机动。其次,大力发动群众,让群众配合部队放哨,及时了解敌人的动向,当发现战机,及时抓住,给敌人狠狠一击。

6、7月间,敌人进攻莲花埔仔洞,彭桂师长得到情报后,对敌人进犯路线做了实地察看,最终决定用地雷战对付敌人。莲花银瓶山腰,战士们屏住呼吸,静静地伏在战壕上,等待着敌人进入地雷阵。上午10点左右,100多敌人大摇大摆,撞到了红军为他们设下的地雷阵。随着彭桂师长的一声令下,银屏山下爆炸声震天动地,许多敌人瞬间魂归黄泉,被炸伤的哭爹喊娘,幸运的撤脚往回跑。彭师长早就为他们作好了准备,一块块巨大的石块从山腰下滚落,又是一批敌人见了阎王。剩下的敌人魂飞魄散,被从山上冲下来的红军追着打,最终能逃过一劫的仅有10多人。接着,彭师长一鼓作气,集中兵力,挥师新田,直击敌人,把毫无准备的敌人打得狼狈逃跑。两场战斗,共消灭了一百多敌人,让敌人坐卧不安。

8、9月间,敌人继续从惠州增兵,海丰驻两个团,陆丰驻一个团。红军面临更加残酷的斗争,从大安峒、埔仔峒至朝面山、高潭中洞、陆丰激石溪(现属陆河县)以及陂沟等苏区都驻敌重兵,建炮楼,禁止群众上山割草。

此时的红1团(原红军49团)团部驻在吊贡,另外二个连在黄羌、大安的苏区活动。红军弹药越来越缺乏,生活更加困难。彭桂师长和警卫排20多人,曾两天断粮。在这种恶劣形势下,彭师长依然以革命的乐观精神面对,不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鼓舞战士们。

在此困难时期,两广省委和东江特委先后要求红1团“决不应因为经济困难对发展(红军)罢工。”批评红1团长期驻扎在苏区,只起到赤卫队的作用,应集中从河口、河田向陆惠发展把海陆紫和陆惠打成一片才算担负起“急取数省革命胜利的总任务中的你们的责任,苏区由赤卫队负责保卫。”

12月底,红1团开拔至陆惠,一举攻克了大坪圩,敌人马上派出一个团向红一团发起进攻。红一团考虑到敌强我弱,无法与敌打拼消耗,便与红2团一个连和新改组成立的东江军委退回海陆紫。

此时,海陆紫苏区大部分被敌军占领,苏区腹地的布格、吊贡、石山也都建起了炮楼。军委和红1团派员向特委请示,特委指示,短期内在海陆丰、紫金、五华一带打游击。然后经河口、河田回陆惠,或由龙村取道河婆再回陆惠,如果环境不许可,可到丰顺、梅县打游击,再相机回潮普揭或陆惠。

红1团和军委奉命进军紫金,在三江口、洋头和炮子圩等地打了几次胜仗,随后,红1团转战乌禽嶂,歼灭了紫金来犯的敌警卫队100多人。不久,驻海陆紫敌军分路合围乌禽嶂,双方激战,损失都非常严重,红1团仅剩200多人。红1团向紫金、河源边界转移,再次被敌军攻击,许多负责人和战士牺牲,其中古大存同志受伤后及时掩蔽,伤愈后潜回西北。

彭桂和朱炎、开芹等人研究后,将剩余战士60多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朱炎率领转入紫金山区掩蔽;彭桂率一部分返回岩山,同东特委委员,海陆紫苏维埃主席林覃吉研究后,决定把队伍再分为小队伍,分别在山区活动。1933年4、5月间,陈开芹、朱炎先后牺牲,5月12日晚,彭桂带10多人在大安峒掩蔽活动,被叛徒马克训行刺牺牲,时年仅30岁。差不多同时,林覃吉也在苦竹园(富足园)南塘肚曾氏屋内被其卫兵黄玉华杀害。从此以后,各地红军小分队失去联系。

为恢复海陆丰苏区,创建海陆惠紫苏区,保卫东江苏区立下丰功伟绩的红军49团,至此结束。

 

作者简介

戴镜兵,男,汉族,大学学历,1967年8月出生于黄羌镇双圳村,中共党员,海丰县黄羌镇双圳“八一”学校校长,广东南方红色文化研究院研究员,汕尾市作家协会成员,海丰县作家协会成员,汕尾市红色文化协会研究员,汕尾市口才与演讲学会高级顾问,海丰县文娱志愿者协会顾问。

自2008年以来,一直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海陆丰历史。10多年来,收集整理了100多篇红色故事,其中有20多篇红色故事在市、县宣传部的征文中获奖,荣获全县思政课比赛一等奖、全市思政课比赛三等奖。在市、县多种报刊、杂志发表过几十篇红色文章,长期在“汕尾市民网”、“汕尾传媒网”等媒体发表宣传海陆丰红色文化的文章。除收集整理红色故事外,还撰写了海陆丰20多处革命遗址的解说词,发表过20多篇《红色日记》,出版过《山魂》、《热土地上的红飘带》等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汕尾传媒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sw-cmw.com/portal/article/index/id/24899/cid/2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红”雁南巡,筑梦海丰——走进黄羌双圳小学

汕尾传媒网

汕尾传媒网(汕尾市孝正传媒有限公司),是汕尾市社区网站,立足汕尾本土,挖掘汕尾本地第一手资讯。集汕尾热点、汕尾资讯、汕尾娱乐、资讯论坛等为一体的网站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报料扫我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