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站原创 承起来,传下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西秦戏

承起来,传下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西秦戏

承起来,传下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西秦戏

于2016年11月4日—7日在中央电视台星光梅地亚影视基地成功举办的“中华颂”第七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中,来自广东海丰西秦戏表演的《刘锡训子》,在全国众多参赛剧目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主演吕维平、陈嘉明获优秀演员,广东省海丰县西秦戏艺术传承中心荣获优秀组织奖。可谓实至名归,异彩绽放。
承起来,传下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西秦戏
近日,我们有幸邀请到海丰县西秦戏剧团团长、国家级“非遗”西秦戏代表性传承人吕维平前来做客,为我们讲述西秦戏的历史渊源和他与西秦戏之间的缘分。


西秦戏
承起来,传下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西秦戏
西秦戏源远流长,是一个古老的剧种,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明末年间从西北地区流传到广东海陆丰之后,与地方民间艺术和民情风俗相结合,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地方剧种。因是从西北部传过来的西秦腔剧种,故称为“西秦戏”
西秦戏传统剧目累积一千二百多个,分文戏和武戏。文戏的主要剧目有:“四大弓马”、“三十六本头”、“七十二小出”等。武戏多取材于东周列国、封神、隋唐、宋传、水浒等演义小说。经过整理较有影响的剧目有《回窑》、《斩郑恩》、《刘锡训子》等。西秦戏名角和著名乐手人才辈出,群众基础根深。清末民初年间己拥有三四十个班子,如顺太平、和天乐、祝寿年、顺泰源、荣和春、庆丰年、振亚东、满园春、庆寿年等,而演出地区更是遍及惠阳、潮汕、闽南、兴梅、广州乃至香港等地和东南亚各国。因历史等原因,民国时期西秦戏仍在潮汕广为演出,但解放后,只有海丰县保留西秦戏专业剧团,潮汕地区的潮州、揭阳、汕头三市已不见。而到现在,大众化般的流行仅仅局限在海陆丰地区。2006年5月20日,西秦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承起来,传下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西秦戏

承起来,传下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西秦戏

 ——剧照
西秦戏和其他戏种的渊源
西秦戏主要声腔有正线、西皮、二簧,还有少量昆腔和杂调等。正线是其主要声腔,称为本腔。正线中又分二方、平板、梆子三种,以二方为基本曲调,与陕西的汉调二簧近似;平板接近皮簧戏的四平调(平板二簧);梆子与吹腔相近。故有学者认为西秦戏与秦腔、汉调二簧、徽剧均有渊源关系。此外,西秦戏的西皮与粤剧梆子(即西皮)相同;二簧接近广东汉剧二簧。而植根在海陆丰后,西秦戏不断创新吸取地方戏曲剧种和民间艺术的长处,并从中成功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吕团长表示,这也是西秦戏在海陆丰地区生存流传的原因,同时也是以中州音韵官话演唱,但仍在全国很多地方的观众能接受欢迎,为本地区人民所喜爱痴迷的原因之一。

“天下第一团”
西秦戏植根海陆丰之后,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并迅速发展起来,在清代乾隆、嘉庆至民国年间,海陆丰地区竟拥有近40个西秦戏班,流行地区从原来的粤东、闽南、台北扩大到广州、香港、澳门及东南亚等地。鸦片战争之后,国内从政治到经济、文化都发生巨大变化,古老而拘谨的西秦戏逐渐退回海陆丰,近代的西秦戏在海陆丰地区盛行之后,历经坎坷,饱经沧桑。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前,经过战乱灾祸的西秦戏,处境更是艰难,只剩下一个疮痍满目的庆寿年班,西秦戏濒临湮没状态。
所幸新中国成立之后,西秦戏获得了新生,庆寿年戏班也更名为海丰县工人剧团(后又复名庆寿年剧团),1956年海丰文化科正式建立,西秦戏更是如同枯木逢春般迎来欣欣向荣局面。同年庆寿年剧团接受政府登记,并改名为海丰县西秦戏剧团。事实现状,西秦戏专业剧团,目前全国只有海丰县西秦戏剧团一家,因此海丰县西秦戏剧团也被中央文化部称为“天下第一团”。

一路迂回曲折终大获异彩
新时期的西秦戏艺人不断吸收学习兄弟剧种和民间艺术的长处,以丰富和提高自己,在传承的同时不断革新,终获异彩,功勋卓著。
2005年,海丰县西秦戏剧团团长吕维平与吕匹先生合作整理并重新排练《刘锡训子》,应邀赴澳门参加演出,全场观众掌声如潮,在次日的庆典酒会上,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再次演出,获得好评不断。同年10月,剧团以此剧目参加第九届广东省艺术节大赛,获得了大会演出剧目奖,吕维平个人也获得表演二等奖和导演三等奖。而大会首席评委曲润海在观看后,欣然挥毫赠诗:“刘锡训子别有趣,椅子旋转特异功。民间艺术需保护,千头万绪先继承。”
2006年西秦戏获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此后应邀前往港、澳等地区进行演出,每一次惊艳亮相于舞台,均掌声雷动,好评不断。

——《刘锡训子》现场剧照

而2011年6月,剧团组织排练《宝莲灯》、《赵氏孤儿》等剧目,随汕尾市政府访问团赴印尼进行友好访问演出,扩大了西秦戏在海外的影响;同年组织创作排练了西秦戏新编历史剧《留取丹心照汗青》,参加第十一届广东省艺术节荣获七个奖项,吕维平在剧中饰演民族英雄文天祥,获优秀表演奖(一等奖)。翌年3月20日晚,《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剧在中央电视台CCTV11戏曲频道“九州大戏台”栏目首播,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并引起了国家文化部有关领导的关注。该剧被评为2011年广东省文化艺术精品工程扶持专项资金项目,荣获第八届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九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首届广东省优秀剧目奖等殊荣,中央电视台《戏曲采风》栏目做了《走进西秦戏》专题报导。
而在今年的11月,更是在展示优秀作品、推出戏曲人才的大型艺术交流平台——“中华颂”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

——部分获奖证书
西秦戏一路走来,风风雨雨,在新时期取得功勋卓著成就,离不开“天下第一团”的海丰县西秦戏剧团团长吕维平先生三十多载的努力付出。
海丰县西秦戏剧团团长吕维平先生
少年时期的“一见钟情”,成了此生义无反顾的决心

从艺至今已三十二年,一路艰辛付出,为了将濒临困境的古老戏剧传承并发扬光大的海丰西秦戏剧团团长、国家级“非遗”西秦戏代表性传承人吕维平称:这是缘分,更是一种责任。
海丰县西秦戏剧团团长吕维平先生
吕维平出生于远近闻名的西秦戏之乡——汕尾红海湾开发区田墘。年少时期,吕维平随家人第一次看西秦戏《赵氏孤儿》,立刻被神奇而神秘的西秦戏所吸引,剧中人物精湛的表演技艺,深深地把年少的吕维平迷住了,自此,每逢西秦戏演出,吕维平必定到场观看,西秦戏演出演到天亮,吕维平便跟着看演出到天亮,如痴如醉,深爱不能自拔。1985年,海丰西秦戏剧团招生,得到消息后的吕维平很激动,偷偷背着家人自作主张前去报考,经过4轮严格的考试后,吕维平被录取了。在培训团学习期间,吕维平学的很认真刻苦。吕维平表示:“戏曲演员学戏的最佳年纪是在12岁,最迟的也是16岁,而我当时是18岁时候开始学,学的非常艰辛,学的也非常刻苦。”
海丰县西秦戏剧团团长吕维平先生
因为发自内心的深爱,吕维平勤学苦练并得到了领导和老艺人们的肯定和重视,成为西秦戏剧团的一名主要演员之后的吕维平,仍孜孜不倦求学,1990年,拜师当时已经74高龄的著名老艺人罗振标的门下。拜师时候师父对吕维平说了一句:“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演戏”。这句话也成了吕维平的人生格言。在师父的悉心指导下的吕维平学艺进展很快,但是吕维平并不满足于目前取得的成绩,在2003年,问艺于九十高龄的老艺人唐托,从唐托的亲身传授中继承了《刘锡训子》中的西秦戏传统绝技“耍交椅花”(名剧《刘锡训子》中的“椅子功”,演员靠腰、臀、双腿发力,使椅子的四脚轮流以一脚着地,前后左右盘旋,边做边唱,十分精彩。该折子曾两度赴上海,参加世博会广东非遗项目展演和“九州百戏”全国稀有剧种展演,惊艳上海滩,倍受好评)。如果说罗振标培养了吕维平的神韵和气度,唐托则教会了吕维平很多西秦戏的绝技。源于少年时期的一见钟情,吕维平从此义无反顾投身西秦戏的传承、革新事业中,并于2008年被中央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秦戏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非物质遗产项目优秀传承人2015年5月被评为第二届广东省十大中青年“德艺双馨”,同年7月获晋京出席中国戏剧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殊荣。

传承:承起来传下去


虽然西秦戏发展至今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并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近年来,在流行文化的强烈冲击下,西秦戏面临日益凋零的局面。加上广袤的农村依旧是他们的主要舞台,因为主要演出是面对农村,条件比较艰苦,经常是到一个演出的农村地区,找个空房子或者寺庙,然后艺人们一人一个蚊帐,就地躺下休息。而曾有艺人笑称“最喜欢冬天,因为穿着厚重的戏服,演着演着就暖和了,而最难熬的是闷热夏天,笨重的戏服,厚重的妆容,加上舞台灯光的照射,气温可高达四十来度,艺人们除了要忍受高温,还要将表演人物的精、气、神演绎到位。”条件的恶劣,加上演出的收入并不高,给西秦戏艺人的生存带来严峻的挑战。

2016“粤戏越精彩”粤剧与全省地方戏曲剧交流演出暨学术研讨会幕后花絮

2016“粤戏越精彩”粤剧与全省地方戏曲剧交流演出暨学术研讨会幕后花絮

2016“粤戏越精彩”粤剧与全省地方戏曲剧交流演出暨学术研讨会幕后花絮

2016“粤戏越精彩”粤剧与全省地方戏曲剧交流演出暨学术研讨会幕后花絮

——2016“粤戏越精彩”粤剧与全省地方戏曲剧交流演出暨学术研讨会幕后花絮
同时,吕维平称:西秦戏主要是讲述国家情怀、忠孝节义方面,很久以前就是一种成熟的剧种,表演气派大方、慷慨悲歌,保留了大西北的豪情壮志。要学好戏、演好戏,必须“要吃得了艰苦、守得住贫寒、耐得住寂寞”。愿意投身这一行业的人才不多,导致了西秦戏“后继无人”。“因为老一辈终究会离开,而戏剧只能言传身教,并通过师承代代相传,这是无法靠文字记录能传授的,所谓“三年出一个状元,十年出不来一个名角”。
海丰县西秦戏剧团被称为“天下第一团”,这个拥有几百多年历史的剧种,目前在全国只剩一个专业一个民营两个团,而团里能压场的角儿为数也不多。培养新人,让年轻人尽快担得起来,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一旦跟不上,后人可能只能在保存的文字视频资料中,欣赏这种精彩而古老的剧种了。
对此,作为这一古老珍稀剧种的传承人、“天下第一团”的团长,吕维平深感责任重大,吕维平坦言:“一路走来,亦曾陷入困惑,但是几十个团员常年不辞劳苦跟着四处奔波,仍坚持传承并宏扬创新这个历史悠久的剧种,让我感觉充满了力量”。
同时,吕维平希望政府和社会加大重视这些几经沧桑保留下来的珍稀剧种,予以大力保护和扶助,改善剧团生存困境和艺人们生活环境,让更多人关注并参与进来,使得演绎了几百年的古老剧种得以发扬光大,走向辉煌!
“承起来,传下去”
参加琼粤闽台及东南亚地区闽南话系戏剧交流研讨会与秘书长崔伟合影
——参加琼粤闽台及东南亚地区闽南话系戏剧交流研讨会与秘书长崔伟合影
出席全国戏剧代表大会与当选中国剧协主席濮存昕,副主席芧威涛合影
——出席全国戏剧代表大会与当选中国剧协主席濮存昕,副主席芧威涛合影
出席全国戏剧代表大会与中国剧协尚长荣主席合影
——出席全国戏剧代表大会与中国剧协尚长荣主席合影
出席全国戏剧代表大会与省文联专职副主席李仙花、粤剧院院长丁凡合影
——出席全国戏剧代表大会与省文联专职副主席李仙花、粤剧院院长丁凡合影
出席全国戏剧代表大会与京剧表演艺术家孟广禄合影
——出席全国戏剧代表大会与京剧表演艺术家孟广禄合影
荣获德艺双馨艺术家合影
——荣获德艺双馨艺术家合影

借《金羊网》中一段话,致敬于为艺术事业奉献一生的艺人们:“对于坚守传统文化的一代代艺术家,心中没有一种坚定的力量,是难以超越物质世界去坚持精神追求的。当他们背弃繁华,披袍带甲,与古人心血相通,迷的是忠烈英魂,信的是坚贞报国,又有何不可?”

--本文由汕尾传媒网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作者: 苏静思颖 汕尾传媒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汕尾传媒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sw-cmw.com/portal/article/index/id/6690/cid/1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山灵水秀育宝地英才,恩深情笃谱德成新篇 ——德成教育集团创办十五周年庆典活动隆重 ...

汕尾传媒网

汕尾传媒网(汕尾市孝正传媒有限公司),是汕尾市社区网站,立足汕尾本土,挖掘汕尾本地第一手资讯。集汕尾热点、汕尾资讯、汕尾娱乐、资讯论坛等为一体的网站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报料扫我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