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征文比赛 愿做春风化细雨 一心扑在教育上

愿做春风化细雨 一心扑在教育上

愿做春风化细雨 一心扑在教育上

愿做春风化细雨 一心扑在教育上

——记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一级长朱汉聪老师

(作者:陆丰市碣石中学黄丹颖)


是谁?早早来到办公室,开门开窗开电脑,洗地洗茶杯?

是谁?和着学生谈天说地,语重心长,一再教诲?

又是谁?华灯初上依然在校园里巡查,吆喝学生早一点回家?——是朱老师!

朱老师是我校高二级正级长,也是学校教导处副主任,还是我校获得高级职称的骨干教师之一。在校工作30多年来,四季轮换的是季节,不变的是朱老师对每一项工作的兢兢业业和对学生的责任心。

春风化作细细雨,真情播撒暖人心

朱老师始终秉持教育初心,用爱心伴学生成长,用责任心护学生起航。在他的世界,教育便是心心念念,学生就是朝朝暮暮。

在他看来,级长工作无小事,每一名学生都是家庭和学校的希望,需要用爱的姿态去倾听,用信任和尊重去引导。很多学生经常不吃早餐,饿着肚子就来上课,常常引发胃疼、肚子痛等疾病,朱老师对此很是重视,经常予以批评教育,一一致电交待家长要督促学生吃早餐。一些学生手游上瘾,朱老师就联系家长和他们约法三章,先上缴手机,周末再玩一两个钟,循序渐进,逐步让学生摆脱手游的诱惑。

做为一所农村学校,我校也面临着守留学生加剧的问题。“留守学生”缺乏亲人的关心和爱护,感受不到温暖,久而久之,会产生孤独和自卑。为此,朱老师提出“留守学生”建档机制,要求老师们想方设法接近他们,关心他们,经常和他们在一起活动,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温暖和关爱。朱老师更是经常下班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给他们制定学习目标,建立起融洽、信任、真挚的感情。拉近和学生的距离,用真诚动其心,帮助“留守学生”养成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

曾有一位学生,因为自己模拟成绩不理想而自暴自弃。朱老师发现这一情况后,利用一切机会了解该学生的想法,和科任互相碰头了解,还去家访,手写信劝解他,让学生感激涕零。为了让他走出阴霾,朱老师为他创造各种表现自己的机会,推荐他参加各种活动。三年里,有朱老师和同学关心的他,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2017年3月,学生蔡泽(化名)上午旷课,下午朱老师在网吧找到他。蔡泽却对朱老师说:“老师,谢谢您一直以来的关心,但是,您不要再管我了。”他的这句话让朱老师迅速警惕起来,再三深入后了解到,随着病情的加重(该生原本已患肌肉萎缩症),连走路都成问题。看着同学们打篮球、参加课外活动,蔡泽很绝望。得知情况后,朱老师先安抚好他的情绪,和家长联系,并向医生咨询病情。一连两个星期,朱老师结合蔡泽的家庭、病情和学业情况等天天与他沟通聊天。在朱老师的不断开导下,蔡泽终于重返课堂。

24小时待命的手机,寂静校园中独行的身影,从早到晚和学生随时随地的交流……这些都是朱老师30年工作的写照。他说:“爱学生,就是要成为离学生最近的那个人,成为学生最需要的那个人。”

如春风化细雨般,朱老师的真情暖着一个又一个学生的心。

坚持家访亲上阵,筑起家校沟通桥

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家庭是学生与社会的桥梁,是个人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大量的实践证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学生的发展就比较顺利;如果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善于与家长沟通,学生的身心就会健康发展,学习成绩也会明显进步。

朱老师说:“老师理解学生是教好书的前提条件,而对学生的了解,不仅局限于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还包括学生的社会化表现。家庭最接近社会,如果要了解社会中的学生,就必须通过家访。”

因此,他每周末都组织家访活动。由级长和班主任,或科任陪同一起家访,而朱老师,是一定要去参加的。

学生小维说想要辍学,听说这一情况,朱老师带着我们几个班科任一起到她家去了解情况。到了,才发现,她家住在一座年代久远的危瓦房里,墙壁都裂开了。小小的厅房里,灯光昏暗,物件杂堆,几乎不能通行。小维的爸妈都在打工。小维平时除了上学,下学还要煮饭做菜,承担所有家务,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从交谈中我们发现,小维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大人平时忙于生计,早出晚归,根本没有时间管理孩子。爸爸反复强调,小维爱读就读,不读就去赚钱。

朱老师听完,严肃地批评了家长的想法。并极力说服家长,要重视孩子的教育,尽可能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虽然生活比较艰难,但孩子成长之路学习一定需要父母的认同与支持。如果父母未能给予小维学习的信心,小维容易打退堂鼓,放弃学业之路。并向小维提供了贫困生补助申请,资助她更好完成学业。

通过家访,不仅使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目前的思想动态,和学习动态,更加了解家庭,家长对学生的影响,而且解决了部分学生思想问题,使他们更加安心学习。小维就是如此,她最终放弃了辍学的念头,专心学习,后来在多次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在家访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在班里是个乖乖学生,回家却是“小公主”、“小霸王”,家校表现不一;有的学生家境贫穷,在校却装出“富二代”、“富三代”的样子,拼命请客,拼命花钱;有的学生在校表现不佳,回家却向父母汇报“品学兼优”……

通过家访,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使我们的教育更有效果。从教育理念出发,学校教育不应只是学科知识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培育健康的情感——爱的情感。而家访,是对“以爱育爱”这个教育理念的很好诠释。

家访活动,不仅大大地促进了班级工作的开展,拉近了,学校与家长、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对学生的成长有了更大的指导意义。

坚持家访亲上阵,筑起家校沟通校,此举有力地推进了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朱老师,大功臣也。

言传身教勤探索,培养青年育俊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0年来,朱老师一直坚守在育人一线的岗位上,燃烧了自己的青春。看着自己学生的成长、成熟、成才,朱老师欣慰地笑了起来。

“打铁还需自身硬。”朱老师是一位善于总结思考的老师,一路求索创新,力求进步。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加以反思和研究,在学习中寻找工作灵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研究。

我校每年都有调入青年教师,青年教师思维敏捷,思想活跃,精力旺盛,满怀激情,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不足,一时难以具备应有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教学效果不佳。为了使教育事业后继有人,更好地向前发展,朱老师义不容辞地担负了培养我校青年教师的工作。他用言传身教的方法,潜移默化地培养青年教师具有坚定的从事教育工作的信心。他经常和青年教师谈心,启发和引导他们具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坚强信念,爱岗敬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以自己在农村中学从教多年的经历,感化其为培养农村学生奉献青春的崇高思想,注意引导青年教师在政治上不断进步,树立“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崇高信念,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办公室里,你经常看到一群青年老师,围着朱老师发问。或是修改教案,或是咨询专业问题,或是班级管理问题。朱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他们做指导。他经常组织青年教师大量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而且要求青年教师尽量担任公开课,并规定校内外听课时数,在上课、听课、评课的活动中汲取经验,取长补短,促进其在教学上的长足进步。

在实践工作中,他特别注重工作能力的提高,谈心记录、主题班会、青年教师发展与培养……每样工作他都力求做到最好。

现任校长陈松青,谈起朱老师时,竖起了大拇指,他说:“每次任务交给朱老师做,都让人非常放心!朱老师十分热爱自己的职业,为人正值,严于律已,工作认真,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是学校的骄傲名片!”


“愿得桃李待回首,且以青春祭白头”,30年时间转瞬即逝,时间在变,情缘不变。一路走来,朱老师将一份“呵护之情”献给了桃李万千,用一颗“赤诚之心”推动了教导处的建设。成绩和荣誉属于过去,今后,朱老师将继续在“立德树人”的路上努力前行,也将继续与学生共同体验成长的艰辛和欢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汕尾传媒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sw-cmw.com/portal/article/index/id/24400/cid/3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好,汕尾教育的明天

汕尾传媒网

汕尾传媒网(汕尾市孝正传媒有限公司),是汕尾市社区网站,立足汕尾本土,挖掘汕尾本地第一手资讯。集汕尾热点、汕尾资讯、汕尾娱乐、资讯论坛等为一体的网站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报料扫我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