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征文比赛 扎根农村,恪守信念,无怨无悔

扎根农村,恪守信念,无怨无悔

扎根农村,恪守信念,无怨无悔

扎根农村,恪守信念,无怨无悔

-我爱汕尾教育征文

朝日海滨丽,春风飘鲜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渔欢笑。

岁月如金,时节如流,来到汕尾城区捷胜这个滨海小镇执教已是20载,村民们都说我是外乡汕尾人。

回想20年前踌躇满志离乡南下, 52个小时的火车后再坐了7个多小时大巴到达汕尾,在教育局报了到就跟着接我的一位领导又上了一辆三轮车,颠簸了一个多小时在一条高低起伏的沙石路面上停了下来,前面孤伶伶地立着两幢楼房,便被告知学校到了;下得车来抖落灰尘,环顾左右,杂草丛生,坟头参差,一股悲凉之情涌上心头,这是荒郊呀。现在想来幸得当时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热情接待与帮助才让我有信心留了下来。

终于熬到开学,我教高一高二年级的历史,站上讲台,几十双眼望着我,静静地听着我讲我的大学生活,我的家乡,我的教学设想,随后一些学生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和家乡习俗,望着他们纯真的笑脸,开心的谈吐,我竟有些小满足,心中的阴霾也少了些许。

学校初建,条件艰苦,生活却很充实。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自制教学工具刻蜡纸印试卷,傍晚等到学生放学回家,抽水声一响,我们就抓紧时间冲澡洗衣,然后踱步食堂,食堂外小方桌上的欢声笑语为辛劳充实的一天划上句号。周末清晨约上老师或学生跑步去海边,海浪冲刷掉不快激荡起希望拓展着胸怀。那时没有通向市里的公交,只能隔段时间才去一次市里买必用品和教辅资料,充实生活与教学。为提高学生的文学功底,进校第二年我和另一位老师指导学生成立了学校第一个文学社团-海潮文学社,并担任他们的指导老师,负责修改评审投稿,最多时一天得修改七八十篇稿子,文学社成员最多时有三百多人。

虽然部分老师选择了离开,但选择留下来的我们丝毫没有懈怠,大家齐心协力,校园日渐美丽,办学成绩日渐明显,我也不断成长,教学经验不断丰富,入校第三年我更是担起了高中三个年级的历史教学。周课时达到23节。我就这样挥洒青春。

从2003年开始我一直担任历史教研组长,一方面我团结组内战友搞好教研教学工作,另一方面我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研能力,金太阳考卷也一度邀我做编委。为了实现学校高考人数翻倍的目标,2008年学校把当时年级学习成绩最差,迟到早退最严重的美术班托付给我,全班36人中考成绩上四百的仅5个,三百多分的20人,其他都是二百多分的。从此我每天更早起床,第一个出现在教室,整天粘在班上,学生的纪律问题很快扭转。我又急着提高他们的文化课成绩,为此我把他们分成6个小组,每组6人,组内均衡分布6个学科排名前六的人,取长补短,小组相互竞赛,每次测试按小组进步名次进行奖励,这样学生学习有了兴趣有了助力,成绩不断提升。下午放学后,我和学生们留下来再多学一节课,学到6点半才各自回家吃饭,7:20再一起晚修。由于和他们朝夕相处管理很细,学生们叫我秋哥,也叫我周妈。功夫不负有心人,高考班上36人中18人上本科,15人上三A批次、文化科全上线,创造了学校前所未有的辉煌,查成绩那天好多学生抱着我说“秋哥是你把我们逼上大学的”。这种美术班教学管理模式也得已在学校沿用。本人也因此被评为城区教育德育标兵。

2010年起,学校赋予我更重的担子,除了历史教研组长高三文综备课组长还要担任高中年级组长。而此时的文昌受城市化和市区重点学校扩招的多重冲击,学生生源极度下滑,留守问题尤其严重,2013届全级2百多人仅有7人中考成绩上四百分,350分以上的十来人,一二百分的占绝大多数,2016届生源还差一些。教学管理难度空前提高,要想圆满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就得加强管理,打造教师团队合力,做好学生思想引导。于是家访,陪学生聊天,同家长见面成了我们年级团队上课之余的常态。为了当初的那份承诺,让更多的农村子弟走出农村,我们想方设法,齐抓共管,我所带的2013、2016届高考大批学生突破了自己,成长成才,大幅度地完成了上级的高考指标。这一干就又8年了,我就这样燃烧着激情。

多年的中层管理工作也让我明白,作为带头人一定要勤勉,以身作则,大公无私,这么多年的科组年级组评优我也总是把名额让给别的同事,当同事学生有困难时我总是慷慨相助,所以不知从何时起,校内同事也都惯于叫我秋哥,说我是好人,我觉得呆在这值。

随着上级领导对乡村教育的重视,加大了对学校的扶持,我们学校领导和老师们上下一心,不断地改造着校园,希图着发展,如今捷中已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俨然捷胜的后花园,鸽子在操场上散步,燕子在天空飞翔,校道上学生和老师徐步走着,这一群恪守信念,清寒中奋而思进的乡村教师和一群勤学上进充满理想的学生足以慰藉我那份坚持和信念。

我平淡无奇,我总是习惯把自己放到一个卑微的层次思考人生,我感谢同事对我一直以来的帮助,所以在同事朋友需要帮助时我尽可能地帮忙与扶助;我感怀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和关怀,让我在工作中可以施展手脚,实现抱负;我感谢我的战友一起奋战的年级团队,正是大家的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才让我们不断进步前行;我感谢我的学生,他们给予了信念和工作的动力。

也有人说我傻,劝我别呆在农村没出路,可我就想做一件自己觉得值的事:用我的坚守,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农村。20年间我走遍了捷胜的每个村落,每一次走在乡间,村民们热情的呼喊,孩子们腼腆的称呼,那些已走出农村考上大学的我的学生们也浮现眼前。这里的每一村土地都留下了我的青春、我的汗水,我的价值。我的根已深扎,我已离不开这片乡土,我愿化作一堆春泥,护沃这里的每朵野花。

2019.1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汕尾传媒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sw-cmw.com/portal/article/index/id/24721/cid/3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追梦:一群新教育人的“四个创造”

汕尾传媒网

汕尾传媒网(汕尾市孝正传媒有限公司),是汕尾市社区网站,立足汕尾本土,挖掘汕尾本地第一手资讯。集汕尾热点、汕尾资讯、汕尾娱乐、资讯论坛等为一体的网站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报料扫我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