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陆丰 此刻“青山”……

此刻“青山”……

描绘乡村发展新图景

——记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陆丰市河东镇青山村


成片稻田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美不胜收;藏匿于小山坡的“山上理想的茶与咖啡”、稻田星空书吧里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绿意盎然的村庄、错落有致的楼房、犹如“彩虹”的浪漫栈道……近日,漫步在陆丰市河东镇青山村,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乡村新图景呈现在记者眼前。

近年来,河东镇青山村坚持以乡村振兴为统揽,织密建强组织体系,立足山水田园资源,发挥自然生态优势,以“山水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契机,以“党建+招商、党建+产业、党建+治理”为抓手,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机活力,持续开创“百千万工程”新格局。去年,该村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今年,该村入选“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青山村新貌。 

汕尾日报记者 陈茂辛 摄

党群同心 绘就和美乡村

如何提高治理效能,是青山村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青山村积极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强大治理效能,为推动“百千万工程”夯实基础。

在提升基层治理服务效能工作上,该村全方位延伸基层服务触角,纵深推进“田字型”基层治理,统筹驻村干部、驻村民警、网格员、党员中心户、社工、驻村第一书记和返乡走亲干部等力量,践行“一亲三心”,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该村还着力把村党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用心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在乡村振兴示范带和“绿美青山”工作中,发动党员带头、引导村民参与,充分激发村民主体意识,引导他们投身乡村建设和社会治理,实现了从“党员干、群众看”到“自觉干、一起干”的行动转变。

此外,青山村还持续擦亮“绿美”生态底色,设计绿美地图,打造绿美公园,积极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绿美生态建设,发动乡贤、企业家为绿美生态建设捐资,目前已累计种植灌木3500棵、乔木1006棵。

如今,村里的“颜值”提升了,可以说处处皆是景。


青山村仙草种植基地。

汕尾日报记者 曾佳鸿 摄

盘活资源 发展富民产业

青山村位于陆丰市河东镇北部,紧邻螺河东岸,省道240沿线贯穿该村,交通区位便利,以农业、文旅为主要经济收入,主要发展荔枝、稻谷、马铃薯等农作物种植。尽管拥有好山好水好资源,但大量优质资源仍在“沉睡”,村产业发展模式单一。

如何破题?近年来,青山村党员干部广开思路,盘活资源,充分发挥毗邻中心城区优势,发展“半城郊型”经济,叩响高质量发展大门。

该村种植荔枝历史悠久,但是由于之前荔枝的品种和品质一般,导致竞争力弱。当地果农收不回成本,宁愿将地撂荒,或以低价将地租给他人,大量的果园失管荒废。为了盘活荒废的荔枝林资源,在深圳派驻干部的协助下,河东镇先后组织镇村干部多次前往广州、深圳等地交流学习、招商引资,成功引进广东中荔农业集团帮扶该村发展荔枝产业,并改良相关品种。同时,企业通过“股票树”模式与村集体、村民分成,实现企业、村集体与农户多方增收。

为让乡村产业发展“多点开花”,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该村还大力实施招商引资,确立了“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农户”发展模式,成立专项招商队,先后赴广东深圳、惠州,江西赣州,福建龙岩等地走访企业开展招商引资,陆续引入广东中荔农业集团、深圳壹点科技集团等10家企业,合作建设了中荔特色荔枝示范园、阳光玫瑰葡萄基地、家庭农场10个、家庭作坊8个、集装箱文化生活街区、“山上理想的茶与咖啡”“稻田星空书吧”等项目,带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目前,各企业一期总投资达到5000万元,项目全部落地运营后预计带动镇、村集体年增收超 200 万元。此外,汕尾中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建立改造5000亩老旧荒废荔枝的长期计划,以此带动5万亩到10万亩的粗放管理荔枝果园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强培育数字化及生态栽培技术,建立荔枝产品加工链条,延伸产业价值,带动当地农户增收。


青山村的“山上理想的茶与咖啡”咖啡馆。

汕尾日报记者 曾佳鸿 摄


引育人才 焕发蓬勃生机

人才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不二法宝,更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青山村不断夯实“人才强村”根基,持续把人才引进、培养、服务等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深入挖掘乡村“潜藏”的致富能手,推动乡土人才带动群众致富、带强产业壮大、带领经济发展,为“百千万工程”强力赋能。

该村坚持“专业的事让专业的团队做”的理念,主动挖掘本土优秀创业青年,搭建创业平台,创新合伙人机制,将青山村理想集装箱街区特许经营权打包给创业青年团队,建立镇村与企业工作例会制度,定期与入驻企业召开推进协调会,及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全力以赴做好服务。同时,引进深圳市壹点科技有限公司“一村一网”项目,建立首个乡村振兴服务网点,围绕乡村振兴题材视频拍摄、制作和运营,“一村一品”农特产品检疫检测包装设计、仓储物流配送、拓宽销售渠道,开展电商、互联网运营和创业等培训业务,为人才振兴注入“活水”。截至目前,该村共开展创业青年座谈会等活动26次,约800人参与。

记者:曾佳鸿
来源:汕尾日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汕尾传媒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sw-cmw.com/portal/article/index/id/31067/cid/1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陆丰这2名网格员……

汕尾传媒网

汕尾传媒网(汕尾市孝正传媒有限公司),是汕尾市社区网站,立足汕尾本土,挖掘汕尾本地第一手资讯。集汕尾热点、汕尾资讯、汕尾娱乐、资讯论坛等为一体的网站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报料扫我哦

返回顶部